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科普 >

中草药科普——祁沙参

作者:佚名 时间:2025-04-11 18:06:59

别称:白参(《吴普本草》)、羊乳(《名医别录》)、羊婆奶(《本草纲目》)

1.集解

“沙参”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仅记载性味和功效,未见南北之分。

宋代《图经本草》中不仅记载了沙参的形态,而且还绘出了归州沙参植物图,,对照《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可知归州沙参叶基出,互生,叶柄长,三出式分裂,花白色,属于伞形科北沙参属植物,可推断宋代已出现了北沙参的植物来源。明代倪朱谟著的《本草汇言》中引用的《卫生易简方》中提到:“治阴虚火炎咳嗽无痰,骨蒸劳热,肌皮枯燥,口苦烦渴等,用真北沙参、麦门冬、知母、怀熟地、地骨皮各4 两,或作丸或作膏,每早服3钱,白汤下。”“北沙参”之名始载于《卫生易简方》已有考证。清初年蒋仪《药镜》首次将北沙参立条。清吴仪洛《本草从新》也提到了:“北沙参……白实长大者良。”《祁州中药志》记载:“北沙参主产于我国北部,在安国已种植20余年(距今已有50余年的种植历史),产量高,质量好。”《中国道地药材》记载:“北沙参产河北、山东、辽宁等地。”《中药品种理论与应用》记载:“北沙参多栽培于肥沃的沙质土壤中,主产地有山东、辽宁、河北等地。”综合以上文献可知,河北为北沙参的主产区之一,其中以安国所产北沙参最为道地,被称为“祁沙参”。


栽培祁沙参

2 祁沙参生境

3 祁沙参原植物

4 祁沙参药用部位

5 祁沙参药材

图6 祁沙参饮片

2.性味功能

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用于肺热燥咳,劳嗽痰血,胃阴不足,热病津伤,咽干口渴。

3.使用注意

不宜与藜芦同用。

食疗参考:

1. 沙参玉竹焖老鸭

原料:老鸭1只,北沙参、玉竹各15g,盐、姜片、葱花各适量。

制作方法:老鸭处理干净、汆水、斩件。北沙参洗净切块;玉竹洗净切片。净锅上火,加入老鸭、玉竹、北沙参、姜片、水,武火煮沸,转文火煨煮至熟,加盐、葱花调味即可。

功能主治:有益气补虚,润肺生津的功效。适用于病后体虚或糖尿病属阴虚者。

用法用量:日常食用。

2.沙参百合润肺汤

原料:北沙参15g,百合30g,无花果5个,猪瘦肉18g,陈皮1片。

制作方法:先将无花果洗干净,对半剖开;猪瘦肉洗干净;北沙参、陈皮、百合洗干净;将所有的材料一起放进已滚的水中,继续用小火煮约一小时,加少许盐调味,即可饮用。

功能主治:滋阴润燥、清音、通便。适用于肺阴虚的咳嗽、咽痛。

用法用量:可早晚饮用,或佐餐食。

3.沙参麦冬瘦肉汤

原料:50g瘦肉,5g北沙参,6g麦冬,1片生姜

制作方法:瘦肉洗净并剁成肉末,北沙参、麦冬洗净,和生姜一起放入装有适量水的炖盅中,盖上盖子后放在锅上,大火蒸至出蒸汽,改小火再蒸40分钟,最后加入适量食盐即可。

功能主治:润肺止咳。适用于肺阴虚干咳少痰者。

用法用量:日常食用,中老年人秋季可常服。

河北省中药材交易平台
提示

请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