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来到河北省中药材交易平台!
请登录
快速注册
会员中心
我的订单
购物车
交易大厅
交易大厅
店铺信息
供货信息
求购信息
药材资讯
市场价格
涨落排行
中医科普
热门搜索:
白芍
金银花
柴胡
黄芪
连翘
金银花
酸枣仁
桔梗
黄芩
防风
知母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首页
交易大厅
道地药材
冀药专区
招标竞价
供求信息
药材资讯
价格指数
质量检测
仓储物流
金融服务
行情资讯
/
招标信息
元胡价格持续跌落
白豆蔻人气较旺,大货走动畅快
草果行情稳步上涨
猫爪草行情持续跌落
金银花货丰走缓
天冬行情小幅回落
公丁香行情进一步上涨
荜茇行情节节上涨
杜仲12元测试
¥ 12
冬虫夏草-西藏
¥ 3000
当归测
¥ 20
芝麻丸
¥ 10
冀山楂
¥ 20
普通山楂
¥ 20
药锤
¥ 50
调料1
¥ 500
丹参
山茱萸
猪苓
杜仲
柴胡
元胡
酸枣仁
天麻
黄芪
1111
春季过敏如何调养?试试6款中医食疗方
春天正是过敏性疾病的高发季节,除了远离过敏原,做好个人防护外,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减少或缓解过敏发作?江苏省中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中医师赵晶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食疗自古是中医疗法的一部分,一般的过敏性疾病,如鼻炎、湿疹等可以通过适当服用以下粥、汤来调理。(来源:人民网)
北柴胡
北柴胡BeiChaiHu别称:茈胡(《神农本草经》)、山菜(《吴普本草》)、柴草(《本草品汇精要》)。1.集解柴胡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宋朝唐慎微所著《证类本草》、明朝腾弘所著《神农本经会通》、明朝刘文泰所著《本草品汇精要》、明朝倪朱谟的《本草汇言》记载柴胡“生洪农川谷及冤句(今河北、山西、山东一带)。”《中华本草》记载:柴胡(北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 主产于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陕西。《现代中药材商品通鉴》记载:北柴胡主产于河北、河南、辽宁、黑龙江及吉林、陕西;此外,内蒙古、山西、甘肃亦产。据明嘉靖37年(1558年)的《涉县志》记载,柴胡、荆芥、防风等8种中药材当时就是河北省邯郸涉县的特产。涉县柴胡家种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目前主要销往安国等全国各药材市场,并有出口,在全国医药行业享有很高声誉。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一二九师的卫生工作者利用当地的柴胡资源,研制成功“柴胡注射液”,挽救了无数抗日军民的生命,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据1998年出版的《涉县志》记载:“80年代后提倡多种经营,药材种植户数、面积、种类增加,常见的有柴胡……等。”涉县《更乐镇志》《固新镇昭义村志》等涉县地方志均记载柴胡为当地特产。综上所述,河北省邯郸涉县为北柴胡的主要道地产区。图1 栽培北柴胡图9-2 北柴胡生境图9-3 北柴胡原植物图9-4 北柴胡药用部位图9-5 北柴胡药材图9-6北柴胡饮片2.性味功能辛、苦,微寒。归肝、胆、肺经。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醋柴胡升散之性缓和,疏肝止痛的作用增强,多用于肝郁气滞的胁肋胀痛,腹痛及月经不调等症。3.使用注意大叶柴胡 Bupleurum longiradiatum Turcz.的干燥根茎,表面密生环节,有毒,不可当柴胡用。食疗参考:1.柴胡白术炖乌龟原料:乌龟一只(约300g),柴胡9g,桃仁10g,白术15g,白花蛇舌草30g。制作方法:将龟宰杀,去内脏,洗净,柴胡、桃仁、白花蛇舌草煎汤去渣,药汁加入乌龟肉炖熟,加盐调味。功能主治:疏肝解郁可预防癌症。2.柴郁莲子粥原料:柴胡,郁金各10g,莲子(去心)15g,粳米100g,白糖适量。制作方法:莲子捣成粗末,粳米洗净,柴胡、郁金放入锅中,水煎去渣,加入莲子、粳米煮粥,白糖调味即可。功能主治:疏肝解郁,固摄乳汁。3.柴胡舒肝粥原料:柴胡,白芍,香附,枳壳,川芎,甘草,麦芽各10g,粳米100g,白糖适量。制作方法:所有药煎浓汁去渣,粳米与药汁同煮粥,加白糖稍煮即可。功能主治:胃寒疼痛;亦可适用于治疗便秘、排便不畅。用法用量:每日2次,温热服。
中草药科普——北柴胡
别称:茈胡(《神农本草经》)、山菜(《吴普本草》)、柴草(《本草品汇精要》)。1.集解柴胡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宋朝唐慎微所著《证类本草》、明朝腾弘所著《神农本经会通》、明朝刘文泰所著《本草品汇精要》、明朝倪朱谟的《本草汇言》记载柴胡“生洪农川谷及冤句(今河北、山西、山东一带)。”《中华本草》记载:柴胡(北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 主产于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陕西。《现代中药材商品通鉴》记载:北柴胡主产于河北、河南、辽宁、黑龙江及吉林、陕西;此外,内蒙古、山西、甘肃亦产。据明嘉靖37年(1558年)的《涉县志》记载,柴胡、荆芥、防风等8种中药材当时就是河北省邯郸涉县的特产。涉县柴胡家种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目前主要销往安国等全国各药材市场,并有出口,在全国医药行业享有很高声誉。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一二九师的卫生工作者利用当地的柴胡资源,研制成功“柴胡注射液”,挽救了无数抗日军民的生命,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据1998年出版的《涉县志》记载:“80年代后提倡多种经营,药材种植户数、面积、种类增加,常见的有柴胡……等。”涉县《更乐镇志》《固新镇昭义村志》等涉县地方志均记载柴胡为当地特产。综上所述,河北省邯郸涉县为北柴胡的主要道地产区。图1 栽培北柴胡图2 北柴胡生境图3 北柴胡药用部位2.性味功能辛、苦,微寒。归肝、胆、肺经。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醋柴胡升散之性缓和,疏肝止痛的作用增强,多用于肝郁气滞的胁肋胀痛,腹痛及月经不调等症。3.使用注意大叶柴胡 Bupleurum longiradiatum Turcz.的干燥根茎,表面密生环节,有毒,不可当柴胡用。食疗参考:1.柴胡白术炖乌龟原料:乌龟一只(约300g),柴胡9g,桃仁10g,白术15g,白花蛇舌草30g。制作方法:将龟宰杀,去内脏,洗净,柴胡、桃仁、白花蛇舌草煎汤去渣,药汁加入乌龟肉炖熟,加盐调味。功能主治:疏肝解郁可预防癌症。2.柴郁莲子粥原料:柴胡,郁金各10g,莲子(去心)15g,粳米100g,白糖适量。制作方法:莲子捣成粗末,粳米洗净,柴胡、郁金放入锅中,水煎去渣,加入莲子、粳米煮粥,白糖调味即可。功能主治:疏肝解郁,固摄乳汁。3.柴胡舒肝粥原料:柴胡,白芍,香附,枳壳,川芎,甘草,麦芽各10g,粳米100g,白糖适量。制作方法:所有药煎浓汁去渣,粳米与药汁同煮粥,加白糖稍煮即可。功能主治:胃寒疼痛;亦可适用于治疗便秘、排便不畅。用法用量:每日2次,温热服。别称:茈胡(《神农本草经》)、山菜(《吴普本草》)、柴草(《本草品汇精要》)。
中草药科普——穿山龙
别称:团扇薯蓣(《中药通报》)、老常山(《汇编》)、穿龙薯蓣(《中国植物志》)、山常山(《山东》)。1.集解 穿山龙在历代本草著作中无此药名,《植物名实图案》所载穿山龙非薯蓣科植物。今考证《图经本草》中所指的“成德军萆薢”很可能就是这一种,因《名医别录》载“生真定山谷”,即今河北正定县;再从薯蓣科植物在我国的分布来看,我国黄河以北,除薯蓣Dioscorea opposita Thumb.外,只有穿龙薯蓣Dioscorea nipponica Makino一种。图1 栽培穿山龙图1 栽培穿山龙图2 穿山龙生境图3 穿山龙原植物图4 穿山龙药材图5 穿山龙饮片 2.性味功能 甘、苦 ,温。归肝、肾、肺经。 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活血止痛,止咳平喘。用于风湿痹病,关节肿胀,疼痛麻木,跌扑损伤,闪腰岔气,咳嗽气喘。 3.使用注意 粉碎加工时,注意防护,以免发生过敏反应。 食疗参考: 狗骨胶药酒 原料:狗骨胶100g,穿山龙150g,南酒330mL,白酒(65°)适量,全量1000mL。 制作方法:取穿山龙粉碎成粗粉,按处方量用白酒浸渍72小时后开始渗漉,收集漉液约600mL,将狗骨胶100g,溶于南酒中,与穿山龙渗漉液合并,补充白酒至全量,搅匀,室温静置,滤过,包装即得。 功能主治:散寒镇痛,活血祛风,强筋健骨。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0~30mL,一日3次。本品遇冷析出沉淀时,可微温振摇溶化后服用。
中草药科普——北苍术
别称:山蓟(《神农本草经》)、山连(《名医别录》)、山精(《抱朴子》)。1.集解 宋代以前本草无苍术一名,《神农本草经》收载术,列为上品。及至宋代《本草衍义》将术明确分作苍术与白术,并谓“苍术其长如大拇指,肥实,皮色褐,气味辛烈……白术粗促色微褐,气味亦微辛苦而不烈。”《本草纲目》中将苍术与白术分条记述,并提到:“术有赤白二中,主治虽近,而性味止发不同。”由此可见,宋代以后将苍术与白术在临床上分别应用。《中药志》记载“北苍术主产于河北、陕西、山西。”《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指出北苍术主要分布于河北承德。截至2019年,河北省秦皇岛青龙满族自治县全县北苍术良种繁育基地共有13个,面积达到4000亩并向国家商标总局申请了地理标志认证。图1 栽培北苍术图2 野生北苍术生境图3 北苍术原植物图4 北苍术药用部位图7 苍术图8 麸炒苍术2.性味功能辛、苦,温。归脾、胃、肝经。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躄,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眼目昏涩。食疗参考:1.苍术冬瓜祛湿汤原料:苍术15克,泽泻15克,冬瓜250克,猪瘦肉500克,生姜片、盐、鸡精各适量。制作方法:首先将苍术、泽泻洗净。冬瓜洗净,切块。猪瘦肉洗净,切块。随后锅内烧水,水开后放入猪瘦肉,焯去血水。最后将苍术、泽泻、冬瓜、猪瘦肉、生姜片一起放入煲内,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煲沸后,用小火煲1小时,调味即可。功能主治:健脾燥湿,散寒解表。2.神术汤原料:麸炒苍术、防风各30克,甘草15克,生姜、葱白各6克。 制作方法:将以上药物放入砂锅中,水煎30分钟,取汁。功能主治:主治外感风寒。 用法用量:一日内分2次温服。
中草药科普——祁沙参
别称:白参(《吴普本草》)、羊乳(《名医别录》)、羊婆奶(《本草纲目》)1.集解“沙参”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仅记载性味和功效,未见南北之分。 宋代《图经本草》中不仅记载了沙参的形态,而且还绘出了归州沙参植物图,,对照《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可知归州沙参叶基出,互生,叶柄长,三出式分裂,花白色,属于伞形科北沙参属植物,可推断宋代已出现了北沙参的植物来源。明代倪朱谟著的《本草汇言》中引用的《卫生易简方》中提到:“治阴虚火炎咳嗽无痰,骨蒸劳热,肌皮枯燥,口苦烦渴等,用真北沙参、麦门冬、知母、怀熟地、地骨皮各4 两,或作丸或作膏,每早服3钱,白汤下。”“北沙参”之名始载于《卫生易简方》已有考证。清初年蒋仪《药镜》首次将北沙参立条。清吴仪洛《本草从新》也提到了:“北沙参……白实长大者良。”《祁州中药志》记载:“北沙参主产于我国北部,在安国已种植20余年(距今已有50余年的种植历史),产量高,质量好。”《中国道地药材》记载:“北沙参产河北、山东、辽宁等地。”《中药品种理论与应用》记载:“北沙参多栽培于肥沃的沙质土壤中,主产地有山东、辽宁、河北等地。”综合以上文献可知,河北为北沙参的主产区之一,其中以安国所产北沙参最为道地,被称为“祁沙参”。图1 栽培祁沙参图2 祁沙参生境图3 祁沙参原植物图4 祁沙参药用部位图5 祁沙参药材图6 祁沙参饮片2.性味功能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用于肺热燥咳,劳嗽痰血,胃阴不足,热病津伤,咽干口渴。3.使用注意不宜与藜芦同用。食疗参考:1. 沙参玉竹焖老鸭原料:老鸭1只,北沙参、玉竹各15g,盐、姜片、葱花各适量。制作方法:老鸭处理干净、汆水、斩件。北沙参洗净切块;玉竹洗净切片。净锅上火,加入老鸭、玉竹、北沙参、姜片、水,武火煮沸,转文火煨煮至熟,加盐、葱花调味即可。功能主治:有益气补虚,润肺生津的功效。适用于病后体虚或糖尿病属阴虚者。用法用量:日常食用。2.沙参百合润肺汤原料:北沙参15g,百合30g,无花果5个,猪瘦肉18g,陈皮1片。制作方法:先将无花果洗干净,对半剖开;猪瘦肉洗干净;北沙参、陈皮、百合洗干净;将所有的材料一起放进已滚的水中,继续用小火煮约一小时,加少许盐调味,即可饮用。功能主治:滋阴润燥、清音、通便。适用于肺阴虚的咳嗽、咽痛。用法用量:可早晚饮用,或佐餐食。 3.沙参麦冬瘦肉汤原料:50g瘦肉,5g北沙参,6g麦冬,1片生姜制作方法:瘦肉洗净并剁成肉末,北沙参、麦冬洗净,和生姜一起放入装有适量水的炖盅中,盖上盖子后放在锅上,大火蒸至出蒸汽,改小火再蒸40分钟,最后加入适量食盐即可。功能主治:润肺止咳。适用于肺阴虚干咳少痰者。 用法用量:日常食用,中老年人秋季可常服。
中草药科普——北豆根
【别名】蝙蝠葛根、北山豆根(南药《药材学》)、野豆根(《河北中草药》)【基原】1.集解北豆根始载于《中国药植志》,北豆根一名始见于1977年版中国药典,有北方的山豆根之意。山豆根与北豆根的功效相似,主产于东北、华北等地区,北方之前作山豆根用。但是有临床治疗文献指出,北豆根与山豆根不能混用。《中国药典》自1985年版将北豆根与山豆根分别列出,是非常有必要的。 北豆根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Menispermum dauricum DC.的根茎,河北各地均有野生,多自产自销。图5-1野生蝙蝠葛图5-2蝙蝠葛原植物图5-3北豆根饮片2.性味功能苦,寒;有小毒。归肺、胃、大肠经。清热解毒,祛风止痛。用于咽喉肿痛,热毒泻痢,风湿痹痛。3.使用注意脾虚便溏者禁用。本品有小毒,剂量不宜过大,以免中毒。【食疗与药膳】1.治秃疮原料:北豆根30 g,白糖适量,鸡蛋。制作方法:北豆根30 g,白糖适量,共研末,用鸡蛋捣成膏,敷患处。 功能主治:治秃疮。
中草药科普——半夏
【别名】旱半夏、地文、水玉(《神农本草经》)、羊眼半夏(《新修本草》)、大叶半夏、小叶半夏。【基原】1.集解半夏之名始见于《礼记•月令》,入药首载于《五十二病方》,《神农本草经》将半夏列为下品。《吴普本草》中描述“生微丘,或生野中,叶三三相偶,二月始生,白华圆上。”宋代《图经本草》云“根下重生,上大下小,皮黄肉白……一云五月采者虚小,八月采者实大。然以圆白,陈久者为佳。”增加了对地下用药部位的描述和用药标准。为了区分水半夏和掌叶半夏,称正品半夏为“旱半夏”。被称为“祁州四绝”之一的“蝉翼清夏”,薄如蝉翼,轻似雪花。我国半夏药材的主要产地在不断的变迁,很多半夏传统产区已难以生产药材,同时新的产区不断涌现。河北非传统产区由于近10年来发展了适宜栽培的柳叶型栽培种,半夏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全国野生半夏蕴藏量约为1340万kg,其中河北易县蕴藏量为10万kg。目前,半夏总体生产现状是野生资源匮乏,应对半夏野生资源进行全面保护,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出适合长期大量生产的优质半夏种质,满足市场用药需求。 市场多数半夏药材掺杂虎掌南星,国家药监局发布《半夏药材及饮片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生半夏中水脉动酸检查项补充检验方法》,通过鉴定特证成分“水麦冬酸”,可鉴别出掺伪比5%以上的半夏和虎掌南星。正品半夏在栽培过程中有时因受外伤形成因愈伤组织也会形成类似虎掌南星的不规则小侧芽。图5-1 野生半夏图5-2 半夏生境图5-3 半夏原植物图5-4 半夏药用部位图5-8生半夏2.性味功能半夏 辛、温。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湿痰寒痰,咳喘痰多,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外治痈肿痰核。法半夏 辛,温。燥湿化痰。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姜半夏 辛,温。温中化痰,降逆止呕。用于痰饮呕吐,胃脘痞满。清半夏 辛,温。燥湿化痰。用于湿痰咳嗽,胃脘痞满,痰涎凝聚,咯吐不出。3.配伍禁忌半夏 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生品内服宜慎。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 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食疗与药膳】1.半夏棋子粥 原料:半夏(二钱,汤洗七遍,去滑),干姜(一钱,炮裂),白面(三两),鸡子白(一枚)。制作方法:上件药,捣罗为末,与面及鸡子白相和,溲切作棋子,熟煮,别用熟水淘过,空腹食之。 功能主治:治脾胃气弱,痰哕呕吐,下不饮食。
中草药科普——北板蓝根
【别名】菘蓝、大青。【基原】1.集解 蓝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苏颂曰:“蓝有三种,即木蓝、菘蓝、蓼蓝。”李时珍曰:“蓝有五种,即蓼蓝、菘蓝、马蓝、吴蓝、木蓝。”安国已有数百年种植历史。《中药志》载“此品主产于河北安国。”赵燏黄《本草药品实地之观察》云“真正板蓝根之原植物,乃十字花科之Isatis tinctoria L.(I.indigotica Fortune)(菘蓝:时珍),祁州土人培植之……根即板蓝根,华北一带药肆多备之。”图4-1栽培板蓝根图4-2菘蓝生境图4-3菘蓝原植物图4-4板蓝根药材图4-5板蓝根饮片2.性味功能性寒,味苦。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温疫时毒,发热咽痛,温毒发斑,痄腮,烂喉丹痧,大头瘟疫,丹毒,痈肿。【食疗与药膳】板蓝根红枣汤原料:板蓝根30g,红枣20枚。制作方法:先将板蓝根洗净切片后与洗净的红枣同人沙锅,加水 浸泡片刻,中火煮 30 分钟,取汤。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益气养血。适宜于各型病毒性肝炎。 用法用量:每日早晚2次分服。
中草药科普——祁白芷
【别名】芷(《楚辞》),白茝(《别录》),香白芷(《夷坚志》)。【基原】1.集解 白芷一词最早见于公元前278年前成书的屈原诗歌《离骚》;白芷作为药用始载于《五十二病方》;宋《图经本草》记载:“白芷生河东川谷下泽,今所在有之,吴地尤多。”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在我国的南北两地就有白芷、杭白芷药用的情况。从本草的记载来看,北方的山西、南方的江浙一带为白芷的道地产区,但由于历史的变迁,北方的白芷的主产地已由山西一带变为现在的河北、河南,形成现在的祁白芷、禹白芷。《祁州中药志》记载以地道家种老品种而闻名的有祁白芷,祁白芷等被分别编入国家《中药大辞典》《中药志》《全国中草药汇编》和《河北药材》等专著中。《中国道地药材》记载白芷道地中心产区较多,其中河北安国、定县产者称祁白芷。图3-1 栽培祁白芷图3-2 祁白芷生境图3-3 祁白芷原植物图3-4 祁白芷药用部位图3-5 祁白芷药材2.性味功能辛,温。归胃、大肠、肺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牙痛,带下,疮疡肿痛。3.使用注意本品温燥,故阴虚血热者不宜使用。【食疗与药膳】白芷粥原料:粳米100g,白芷10g,白糖5g,冷水适量。制作方法: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分。将白芷研成细末。取锅放入冷水、粳米,先用旺火煮开,然后改用小火煮至粥成,调入白芷末和白糖搅匀,再略煮片刻,即可盛起实用。功能主治:清热抗感,增强自身免疫功能,改善微循环及新陈代谢。2.川芎白芷羊头汤原料:羊头肉2000g,川芎40g,白芷40g,姜80g,盐5g。制作方法:羊头斩开,取出羊脑,再将羊头洗净,用适量水,加姜,慢火煲2小时;去羊头骨,留汤;川芎,白芷洗净,羊脑放入羊汤中,慢火煲1小时,放盐调味即可。 功能主治:补虚,祛风,止痛。
中草药科普——白术
【别名】于术(《本草从新》)、山蓟、杨抱蓟(尔雅),术(本经),山芥、天蓟(《吴普本草》),山姜(《广雅》),山精(《神药经》),山连(《别录》),冬白术(《得配本草》)。【基原】1.集解本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名“术”,列为上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始有白术、赤术之分。《尔雅》曰:“术,山蓟。注:今术似蓟而生山中。疏云:生平地者,即名蓟;生山中者,名术。”《尔雅》谓术为山蓟,其注、疏则谓生山中者为蓟,平地者为术。《图经本草》又指出“生平地而肥大于众者,名杨枹蓟,或呼之马蓟,而杨枹即白术。白术以味似姜、芥,根似老姜,故名山姜、山芥。以大块紫花者,又名乞力伽,西域名之也。”古人用药不分苍术、白术,但《图经本草》认为“凡古方云术者,乃白术也。”据诸家本草所言,白术、苍术的明确分用始自宋代。清代张志聪《本草崇原》从苗、叶、根、茎、性、味诸多方面详别二术。如在性味方面,张志聪认为白术味始甘,次微辛,后乃有苦;苍术始甘,次苦,辛味特胜。白术性和而不烈;苍术性燥而烈。河北的白术以栽培为主。《祁州中药志》记载:“安国县已有二十余年的种植历史,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并且书中有关于白术栽培的详细介绍。《河北野生资源植物志》记载了河北省白术的主要产区为:“河北太行山各县。”河北安国自1990年引种白术以来,已有多年的白术种植历史,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并在扩大面积的同时,特别注意白术药材的性、味和药效。河北安国是白术种子种苗的主产区,历史上主要有大白术、小白术等栽培。 河北小白术为中药白术的一种,主产于河北白术生产基地,个头较小,现今应用的北方白术主要出自于此地。图1-1 安国地区的白术图1-2 白术生境图1-3 白术图1-4 白术药材图1-5 白术图1-6 土炒白术图1-7 麸炒白术2.性味功能温,味苦、甘,无毒,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用于脾虛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3.使用注意本品燥湿伤阴,故阴虚内热、津液亏耗者不宜使用。【食疗与药膳】1.白术猪肚粥原料:白术2两(6g),槟榔1枚,生姜(切,炒)1两半(4.5g)。制作方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健脾和胃。主妇人腹胁血癖气痛,冲头面熻熻,呕吐酸水,四肢烦热腹胀;脾胃气弱,消化不良,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腹部虚胀,大便泄泻不爽。用法用量:以猪肚1枚,治如食法,去涎骨,纳药于肚中缝口,以水7升,煮肚令熟,取汁入粳米及五味同煮粥。空腹食之。2.白术酒原料:白术捣碎3两(9g),黑豆炒令熟3两(9g)。功能主治:妇人中风,口噤,言语不得。用法用量:以酒4升,煎至2升,去滓,分温4服,拗开口灌之。3.益脾饼原料:白术20g,干姜6g,鸡内金10g,熟枣肉50g。制作方法:白术切片后同鸡内金一起烘脆,研成细末,再放入锅内用文火加热炒成金黄色。将枣肉装入碗内,沸水上笼蒸约20min取出,除去红皮,捣成枣泥,掺入炒黄后的白术、鸡内金及干姜细末和匀。将炒锅置中火上烧热,用油少许刷锅一遍,然后把和匀后的枣泥做成每个直径约6cm、厚0.4cm的圆形枣泥薄饼,逐个放在锅上反复烘烤至干即成。 功能主治:健脾开胃,消食止泻。适宜于脾胃虚寒之食少、腹泻、食滞不化等症。
中草药科普——白头翁
【别名】奈何草(《名医别录》)、胡王使者(《神农本草经》)、野丈人(《神农本草经》)【基原】1.集解白头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本草下品。《神农本草经》里记载白头翁的生长环境为“生山谷”,《名医别录》记载“一名奈何草,生嵩山及田野”,对其生长环境做出了补充。梁代医家陶弘景所著的《本草经集注》记录:“白头翁,一曰野丈人,一曰胡王使者,一曰奈何草。生高山山谷及田野,四月采, 处处有。近根处有白茸,状似人白头,故以为名。”这与现今的毛茛科植物白头翁Pulsatillachinensis(Bunge)Regel的形状是相符合的。至唐《新修本草》里则对白头翁的植物形态有了更加详细的记载:“其叶似芍药而大,抽一茎,紫色,似木堇花。实大者如鸡子,白毛寸余,皆披下似臛头,正似白头翁,故名焉。” 历代本草对白头翁分布记载比较丰富。《神农本草经》曰:“生高山川谷。”《名医别录》记载:“生高山山谷及田野。”《本草经集注》载:“处处有。”《图经本草》记载:“生高山山谷,今近京州郡皆有之。”京州郡大致在今河南开封一带。而在《本草衍义》记载:“生河南洛阳界及新安土山中。”“新安”指新安郡,今浙江西部,钱塘江上游新安江流域。《本草逢原》载:“产齐鲁。”今山东一带。明代卢之颐《本草乘雅半偈》记载:“生河南洛阳,界新安山中,多服此,云令人寿考。”近现代本草书籍中,徐国钧《中国药材学》,《中华本草》,张贵君《现代中药材商品通鉴》,金世元《金世元中药材传统经验鉴别》等也有详细的论述。《中国道地药材》中记载:“现时白头翁主产地北移东北、华北,苏皖地区所产已不甚有名。”综合以上古文献及现代文献考证,古文献中白头翁生于高山山谷及田野、河南开封、河南洛阳、浙江西部、山东一带,近现代文献中白头翁产地主产我国华北和东北地区。图2-1白头翁生境图2-2白头翁原植物图2-3白头翁药材2.性味功能苦,寒。归胃、大肠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用于热毒血痢。本品入大肠,专善清大肠湿热及血分热毒以止泻痢,为治热毒血痢的要药,常与黄连、黄柏、秦皮配伍。近年来用本品治疗细菌性痢疾及阿米巴痢疾,亦有良好的效果。3.使用注意虚汗泻痢禁用。【食疗与药膳】1.白头翁秦皮粥原料:白头翁15 g,秦皮12 g,黄柏10 g,黄连3 g,粳米100 g,白糖适量。制作方法:先煎前4味,去渣取汁,同淘净的粳米煮粥,粥熟时调入白糖即可。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杀菌止痢。适用于细菌性痢疾、肠炎。用法用量:温热服,每日早、晚各1次。2.黄连白头翁粥原料:白头翁50 g,黄连10 g,粳米30 g。制作方法:将黄连、白头翁水煎,去渣取汁。粳米入锅,加清水400 ml,煮治米开花,加入药汁,煮成粥食。功能主治:适用于细菌性痢疾、肠炎。3.白头翁茶原料:白头翁30 g。制作方法:水煎15分钟,去渣,滤汁。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适用于麻疹退后、身热不退、腹痛、里急后重、大便黏腻、脓血混杂等。 用法用量:代茶饮。
666
【别名】于术(《本草从新》)、山蓟、杨抱蓟(尔雅),术(本经),山芥、天蓟(《》吴普本草》),山姜(《广雅》),山精(《神药经》),山连(《别录》),冬白术(《得配本草》)。干旱而枯萎,会导致干旱而枯萎,会导致半边莲喜阴喜水,如果长期干旱而枯萎 干旱而枯萎,会导致干旱而枯萎,会导致
巧用药膳调失眠
莲子百合瘦肉汤功效:益气调中,补虚损,交心肾,安神,益智,清心。适应症:神经衰弱,心悸失眠,病后体弱等。莲子性味甘、涩、平,入心、脾、肾经,能养心、益肾、补脾、涩肠;百合性味甘、微苦、平,入心、肺经,有润肺止咳、养阴清热、清心安神、益气调中等功效。莲子50克,百合50克,猪瘦肉250克切块,加水煲汤。柏子仁炖猪心功效:养心,安神,补血,润肠。适应症:心悸,怔忡,失眠,肠燥便秘等。柏子仁性味甘、辛、平,可宁心安神,润肠通便,止汗;猪心性味甘、咸、平,入心经,可补血养心。用柏子仁适量,放入猪心内,加水炖熟服食。合欢花蒸猪肝功效:清风明目,舒郁理气,养肝安神。适应症:失眠,胁痛等。合欢花性味甘、平,入心、肝、脾经,能舒郁,理气,安神,活络:猪肝性味甘、苦、温,入肝经,能补肝,养血,明目。每次用合欢花(干品)10克,加水少许,泡浸4~6小时,猪肝100~150克切片,同放碟中,加食盐少许调味,隔水蒸熟,食猪肝。甘草小麦红枣汤功效:和中缓急,养心安神,补脾和胃。适应症:癔病、神经衰弱、失眠、盗汗等。甘草性味甘、平,入脾、肺经,能和中缓急,润肺,解毒:小麦性味甘、凉,入心、脾、肾经,能养心、益肾、除热、止渴:红枣性味甘、温,入脾、胃经,能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调和营卫。每次用甘草10克,小麦30克,红枣5枚,清水两碗,煎至一碗,去渣饮汤。 (转载自中医中药网)
供应信息
品名
规格
联系人
电话
价格
白豆蔻
统
王老板
187****2143
56
土贝母
各种规格
李老板
138****5767
协商
赤芍
家种
李老板
138****5767
协商
鸡血藤
片
李老板
131****2309
3
鸡冠花
红
李老板
131****2309
5
苦参
片
孟老板
159****8022
协商
苦参
颗粒
孟老板
159****8022
协商
苦参
投料
孟老板
159****8022
协商
赤芍
投料
贺老板
139****3932
协商
红芪
圆片
刘老板
152****8678
协商
红芪
指甲片
刘老板
152****8678
协商
红芪
各种规格
刘老板
152****8678
协商
黄芪
指甲片
刘老板
152****8678
协商
黄芪
各种规格
刘老板
152****8678
协商
玄参
各种规格
金老板
182****3988
协商
臭牡丹
叶
马老板
138****8496
协商
钩藤
90-95钩
赵老板
187****8686
70
水蛭
投料
李老板
198****3781
协商
水蛭
统
李老板
198****3781
协商
水蛭
冻干菲牛
李老板
198****3781
协商
水蛭
医蛭
李老板
198****3781
协商
水蛭
各种规格
李老板
198****3781
协商
水蛭
清水吊干
李老板
198****3781
协商
佩兰
统
彭老板
177****5597
协商
麦
统
彭老板
177****5597
协商
浮小麦
统
彭老板
177****5597
协商
谷芽
统
彭老板
177****5597
协商
稻芽
统
彭老板
177****5597
协商
麦芽
统
彭老板
177****5597
协商
丹参
统
侯老板
138****9718
协商
白芍
熟狗头片
许老板
187****6119
协商
陈皮
丝
许老板
187****6119
协商
白芍
黑
许老板
187****6119
协商
杜仲
1毫米片
锁老板
181****8277
协商
急性子
净
刘老板
136****6365
45
赤芍
片
崔老板
181****9994
协商
白芍
片
崔老板
181****9994
协商
丹参
4号筛片
李老板
130****3388
协商
蒲公英
前期
雷老板
133****8678
协商
白鲜皮
大选
李老板
136****8938
协商
菱角
统
张老板
186****1940
协商
天葵草
统
张老板
186****1940
协商
地榆
颗粒
李老板
139****1705
协商
金丝皇菊
统
李老板
139****1705
协商
高良姜
统
李老板
139****1705
协商
栀子
后期货
王老板
159****9039
协商
狗脊
统
魏老板
189****2976
协商
骨碎补
统
姜老板
199****9998
协商
骨碎补
统
姜老板
199****9998
协商
黄芩
统
蒋老板
159****2959
协商
求购信息
品名
规格
联系人
电话
价格
杜仲
鲜
李老板
135****6739
协商
黄芪
统
雪老板
193****4885
协商
山茱萸
3%核陈
杨老板
138****5898
协商
山茱萸
统
杨老板
138****5898
协商
丹参
各种规格
李老板
133****3282
协商
白芷
各种规格
李老板
133****3282
协商
黄芩
片
洪老板
133****9788
68
接骨木
片
庞老板
159****1088
协商
皂角刺
统
马老板
135****8680
协商
石菖蒲
统
舒老板
139****3023
协商
小茴香
统
陈老板
136****9006
协商
何首乌
各种规格
王老板
199****7000
协商
桔梗
投料各种规格
温老板
189****7670
协商
薄荷
全棵
胡老板
159****1760
协商
壳柏子
统
吕老板
138****9092
协商
酸枣
统
吕老板
138****9092
协商
枣核
统
吕老板
138****9092
协商
壳柏子
统
吕老板
138****9092
协商
品种分析
白及能否再现商机
2018年白及在不到一年内,统货个子从500元跌至115-120元,2020年底进一步下滑至80元,2021年在80-85元上下徘徊近一年,2022年回升至90-95元,到11月涨至120元,2023年加速上扬,从120元攀升至180元左右,2024年在震荡中逐渐跌落下来,从175元跌至120元,进入2025年价格继续走低,目前市场多售价75-80元。
产地信息
4月30日安徽省亳州市辛集白术购货商家较上集略增
2025-04-30
4月30日安徽省亳州市辛集白术购货商家较上集略增
2025-04-30
4月30日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大杨镇白芷上货量减少
2025-04-30
吉林省靖宇县靖宇镇平贝母走动一般
2025-04-30
山东省沂南县依汶镇瓜蒌新货陆续上市
2025-04-30
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苗集镇猫爪草带尖货走动顺畅
2025-04-30
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将村镇节菖蒲多为按需交易
2025-04-30
山东省沂南县依汶镇薤白正值产新
2025-04-30
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将村镇花椒订单量较小
2025-04-30
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将村镇娑罗子少商问津
2025-04-30
药市动态
这些中药材品种又掉价啦
该品2022年从51元一路攀升至83元,2023年从80多元飙升至400元,2024年小幅回落至350元左右,到产新前4月冲高至720元以上,产新后回落至300元上下,很快又反弹至540-550元,经过近半年实际消化,年底重回700元高价,2025年产新前3月最高价达千元左右。 受猫爪草连续两年多高价刺激,药农大面积盲目扩大种植,不过,受干旱天气影响,有不少面积单产低,而且受高价惯性支撑,价低多不愿出售,预计,短期内价格继续下滑空间不大。
中药材六大落价品种
甘草(58丁),2023年48元,目前18元。 2023年甘草从多年低价中走出,在多商积极参与下,不到半年内从35元涨至48元。由于甘草短期内价格涨幅大,进入实际消化后价格回落至30元左右。 甘草价格的上涨刺激种植面积扩大,而且生长两年便采挖出来,冲击了市场行情,进入2024年在实际消化中稳步下滑,从30元跌至25元左右。 受甘草涨价刺激,进口货源增加,有货者看不到涨价希望,纷纷降低价格出售,导致价格一落再落,目前市场要价18元左右。 甘草价格的下滑,包地种植户基本无利润,甚至亏本。甘草价格已跌至近几年新低,如价格持续低落,种植面积将减少,为后市涨价奠定基础。 白芷,2023年37元,目前8.5元。 2021年白芷从7.5元涨至16-18元,2022年从16元跌至12-13元,年底突然发力涨至26元,2023年从26元一路高升至37元,到年底回落至24元左右, 受白芷涨价刺激,药农多扩大了种植面积,而且,新产区扩种面积较大,2024年价格进入下滑通道,从20元以上逐渐跌至9元左右,目前市场价8.5元。 由于白芷盲目扩大种植,导致生产过剩,价格回落实属正常。 苦杏仁,2023年40元,目前24元。 2018年苦杏仁从18元涨至32元,2019年上半年涨至38元,下半年下滑至26-29元,2020-2021年价格在30元上下浮动,2022年从34元下滑至25元,年底回升至31元,2023年从31元涨至44元,2024年从40元以上逐渐跌落至24-25元,目前市场24元左右。如果苦杏仁没有减产利好,短期内价格难有大的回升空间。 山桃仁,2023年62元,目前38元。 2023年山桃仁从多年低价中爬升,从39元涨至62元,涨价的原因是受灾减产。随着山桃仁产新结束,进入实际消化后价格不升反落,2024年从50元以上逐渐跌至38-39元。 也许山桃仁价格继续下滑空间不大,一旦有利好出现,可能会震荡回升。 图示:紫苏叶(单面紫) 紫苏叶(双面紫),2023年90元,目前17元。 2022年苏叶从30元涨至65元,2023年春高升至90元,创有史以来天价,下半年价格跌至20元左右。2024年在18元上下徘徊一年,目前市场价17元。 也许紫苏叶价格再落空间不大,但是,由于高价期间遗留的库存有待消化,短期内价格回升动力不足。 紫菀(水洗片),2023年110元,目前15元。 2022年紫菀从20元涨至25-26元,2023年春季高升至75元左右,到9月高升至110元,年底新货上市价格回落至75元,2024年4月从75元回升至100元左右。 紫菀经历连续两年多高价刺激药农大面积发展种植,2024年冬季产新后价格飞速下滑,到年底落至15元左右,目前市场价15元。 紫菀生产严重过剩,短期内价格回升压力较大。 注: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作为从商者投资的依据。
七大跌价品种
酸枣仁(98货),2023年1050元,目前520元。 持续三年多高价的酸枣仁,于2024年产新后逐渐跌落下来。酸枣仁在没有自然灾害减产的情况下,短期内价格很难有大的上升空间。 水蛭,2022年1950元,目前740元。 受2020-2023年水蛭高价刺激,产量增加不少,加上市场实际需求减少,导致价格大幅下滑。也许水蛭价格继续下滑空间不大,但是,短期内价格回升也显动力不足。 生地,2021-2022年50元,目前10元。 持续近三年高价的生地,于2024年产新后价格稳步跌落。即使生地种植面积减少,因可供货源充足,短期内价格上扬也阻力较大。 独活,2019-2020年涨至30-40元,目前15元。 尽管2024年独活价格不高,但是,种植面积没有真正减少,加上高价期间遗留的库存,致使价格上升动力不足。 红花(新疆),2021年185元,目前110元。 2020年红花从105元涨至150元,2021年155元涨至185元,2022年从180元跌至160元,2023年从150元跌至130元。 对于红花种植户来说,130元以上价格收益不错,种植积极性不减,2024年价格价格继续下滑,从115元跌至95元左右。虽然2024年新疆产区种植面积有所减少,但是,云南产区种植面积仍大,而且甘肃、河南、山东等次产区种植面积不小,总共产量依然较大。 即使2025年新疆红花种植面积继续减少,但是,由于云南种植面积不减,加上库存,短期内价格回升仍有压力。 防风(家),2023年65元,目前14元。 2021年防风从14元涨至28-30元,2022年从28元涨至45元,2023年高升至60元,而且高价持续到产新前。 由于防风价格高升,药农收益高,点燃药农种植积极性,2023年产新后价格从60元跌至24元,2024年种植面积不减,价格在22元左右坚持到产新,产新后价格回落至18元,进入2025年随新货陆续上市,价格继续下滑,目前市场价14元左右。也许短期内防风价格继续下滑空间不大,但是,因供应货源充足,价格上涨也是有较大压力。 北沙参,2023年45元,目前25元。 2021年北沙参从22元涨至35元,2022年从35元小幅回落至30元,2023年从30元涨至45元,2024年从42元逐渐下滑至28元左右。 北沙参生长周期为一年,受近几年高价刺激,种植面积扩大。也许短期内价格下滑空间不大,但是,价格回升也是有不小压力。 注: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作为从商者投资的依据。
中药材七大跌价品种
川芎,2021年的45元,目前18元。 2020年川芎从低价4年中走出,当年从16元涨至20元,进入2021年继续高升,从24.5元涨至45元左右,2022年从40元以上逐渐下滑至32-33元,2023年从33元跌至22元,2024年到目前价格在18元上下波动。 由于川芎经历了三年多高价,刺激药农大面积扩种,自2023年生产出现过剩,2024年产量依然较大。川芎种植面积没有真正减少,而且库存较大,短期内价格回升依然有较大压力。 图示:泽泻(片) 泽泻,2021年的46元,目前13元。 2020年泽泻从14元涨至18元,2021年从18元涨至44元,产新后回落至38元,2022年在26-28元上下徘徊近一年,到年底新后上市下滑至21元,2023年从20元逐渐跌至16元,2024年在15元左右运行一年,目前稳定在14元上下。 泽泻在过去几年高价期间种植面积较大,遗留下不少库存。泽泻低价不到两年,需要调减种植,消化库存,才能迎来新一轮涨价行情。 牛蒡子,2023年42元,目前16元。 2021年牛蒡子从长达7年低价中走出,从15元涨至22元,2022年在21-22元徘徊一年,2023年6月高升至40元左右,8月进一步涨至42元,创有史以来天价,年底跌至26元,2024年从26元逐渐下滑至17元,目前价格16元左右。 牛蒡子价格的上涨,刺激药农扩大种植面积,尤其2023年新扩种面积较大,导致生产过剩。牛蒡子进入新一轮低价周期,也许短期内价格继续下滑空间不大,但是,没有新的利好出现,价格回升也是动力不足,大涨更是水中望月。 高良姜,2023年51元,目前16元。 2020年高良姜从8年多低价中爬升,当年从11.5元涨至17元,2021年从17元涨至25-26元,2022年从26元涨至37-38元,2023年从36元飙升至51元,2024年初价格下滑至42元,下半年继续下滑,到年底跌至20-22元。 高良姜价格的上涨,调动药农种植积极性,自2022年种植面积扩大,今后几年采挖面积将逐年增加,价格有望继续走低。 全瓜蒌,2022年85元,目前25元。 2021年瓜蒌从14元涨至30元,2022年从30元高升至85元,创历史新高。2023年瓜蒌在50元左右徘徊近一年,2024年从40元跌至28-25元,目前在25元上下浮动。 瓜蒌经历了三年高价,种植得到大面积发展,而且,出现了不少新产区。瓜蒌已产能过剩,短期内价格难有大的回升空间。 图示:天花粉(片) 天花粉(小),2023年60元,目前17元。 2021年天花粉从19元涨至30元,涨价前2020年14元,2022年又从30元涨至38元,2023年从38元一路飙升至60元。天花粉价格的高升大大刺激药农种植热情,2023年新扩种面积较大,产新后价格从60元回落至40元,2024年从40元跌至34元,药农种植积极性不减,产新后价格下滑至26-23元。 也许天花粉短期内价格下滑空间不大,但是,已出现生产过剩,价格回升也有较大压力。 图示:怀牛膝(片) 怀牛膝(平条),2022年的40元,目前17元。 2021年怀牛膝从15元高升至35元,2022年从35元涨至40元,2023年在30元上下徘徊一年,2024年从30元跌至22元。 怀牛膝持续了近三年高价,激发药农种植积极性,新扩种面积较大,尤其内蒙产区扩种明显。目前怀牛膝供应货源充足,即使2025年种植面积减少,短期内价格大升也动力不足。 注: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作为从商者投资的依据。
六大崩盘品种
自2024年下半年,药市大盘进入下滑通道,掉价的药材纷至沓来,如庐山瀑布飞流直下,又似百米高台跳水,让高价持货者措手不及。有的品种已经崩盘,在趋势面前,大户也无力回天。那么,近两年来都有哪些药材已经或面临崩盘。 款冬花,2024年450元,目前90元。 2024年款冬花价格高升至450元(统),选货达到800元以上高价,如今,该品统货价格跌至90元左右,选货115元。 款冬花之所以价格大幅下滑,主要是过去三年连续高价,刺激药农大面积盲目扩种,不但主产区扩种,而且,出现了不少新产区包地大户大规模扩种。 款冬花这轮高价前在50元上下徘徊近三年时间,下一轮涨价周期是否也要经历三年多低价。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有规律可寻,不要轻易打破周期变化,逆势而行,只能适得其反。 紫菀(安徽产水洗片),2023-2024年100-110元,目前22-23元。 2023年紫菀涨价前价格长期在20元以下运行,2023年从50元逐渐高升至110元,当年冬季产新后短暂回落至75元,2024年又回升至百元高价,种植户亩收入多达4万元以上,高收益极大激发了药农种植积极性,2024年种植面积达到空前,而且,在山西、山东、河南等地新扩种了不少面积。 紫菀生产已严重过剩,而且,按目前价格药农仍有种植积极性,也许后市价格继续下滑空间不大,但是,由于供应货源充足,而且,种植面积不少,短期内价格难有大的回升空间。 连翘(青水煮),2023年春240元,目前63元。 近两年来价格跌幅最大的品种,青翘也算是名列前茅。虽然过去几年青翘都有受灾减产利好,但是,没有了2022年疫情大背景利好,也难聚齐当时的人气。 仅有天时,没有了地利与人和,一切的愿望只能成为镜中花,水中月。在趋势面前,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顺势而为,才是智者的选择。 甘草,2023年48元(58丁),目前19元。 甘草从48元跌至30元,还有回升的希望,当价格跌至25元时,有货者已开始恐慌抛货,如今,跌破了20元,有货者彻底崩溃,不再抱有幻想。在真实的行情面前不得不认价了,甘草真崩盘了!这就是行情,当涨价时眼前看到的都是鲜花和彩旗,掉价时一切利好都成了利空。 甘草市场需求巨大,生产恢复2-3年,目前价格种植户已无多大利润,甚至亏本,种植积极性将受到影响。 暂时不要打扰甘草,让其在低价再沉睡一段时间。只有低价减种面积,而且连续要有连续2-3年的减种,才能迎来下一轮涨价周期。 车前子,当2022年车前子从110元跌至50元时,有不少人以为会止落回升,跌到35元时仍有人坚信会出现一波反弹行情,如今价格跌至23元左右,大家心里防线彻底崩塌了。 2020年车前子涨价前价格长期在17-20元上下波动,2021年突破30元直奔70元高价,2022年初高升至90元,产新前飙升至110元高价,成为当时药市上空一颗耀眼的明星。 2022年车前子产新后价格一度回落至50元后,很快又反弹至80-88元,种植户均获得了较高的收益,2023年种植面积继续扩大,产新后价格从60元以上逐渐跌至26元左右,2024年产新后产区传出有减产利好,有不少药商视价低积极买进,拉动价格从26元涨至29-31元。进入实际消化后,终因供应货源充足,从30元价格跌至23-24元。 一个经历三年多高价,生长周期只有一年的品种,不经过3-4年的低价,难有大的涨价机会。 高良姜,2023年51元,目前16元。 2020年高良姜结束长达9年低价,从11.5元涨至17元,2021年从17元涨至25-26元,2022年从26元涨至37-38元,2023年加速上扬,从36元一路高歌猛进,到9月高升至51元,11月回落至44元,2024年从40元以上一路下滑至20-22元。 当高良姜涨至50元高价时,有货者期盼更高的价格到来,谁知高价维持不到两月,就跌落下来,跌到40元时,有货者不甘心卖货,当价格跌至35元时,更不愿意出手,跌到25元时有人开始动摇,但是,大货已无人接收,少数有货者更不愿亏钱出售,如今,价格跌至16元时,有货者以14元的价格认价卖了。 高良姜经历了4年高价,生产已恢复,迎来了新一轮低价周期,即使短期内价格出现反弹也难以长久,反弹只能调动药农种植积极性,继续扩大种植,延长低价周期。 注: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作为从商者投资的依据。
这些药材又涨啦
红花,目前云南产地进入大量产新,有不少商家视价低积极买进,拉动价格稳步上升,产地统货价格在105元左右;市场净货价格在110元上下,质次货100元,今年新疆种植面积值得关注! 麦冬,麦冬迎着产新价格强劲上扬,近日市场四川产统货130元,山东产统货110元左右,湖北产统货100元。 该品四川和山东两产区均有少数面积单产减产利好,而且市场经营户和产地加工户手中陈货少,多趁产新补货,加上少数人积极参与买货。 近几年麦冬价格居高不下,总体种植面积扩大,购货者还是谨慎对待。 浙贝母,近期产地交易活跃,价格稳步攀升,目前市场无硫个子售价100元,统货饮片175元。 该品涨价没有多大利好,有较高的人气在推动,有货者应谨慎把握。 黑胡椒,近期黑胡椒依然是多商关注的热点,价格稳中有升,目前市场原包统货要价49元,而且有货者惜售,大货不好组织。越南产区价格高于国内,5量8货49.05元,6量货49.9元。 该品今年国外多个产区均有减产利好,市场需求强劲,多商继续看好后市。 益智仁,经过一段实际消化后,近日价格继续高升,统货多售价88-90元。 该品高价期间种植植株逐渐老化,今后几年产量不大,生产恢复需4-5年,后市行情仍有想象空间。 八角茴香,今年春果有减产利好,有商积极买进,拉动价格小幅上扬,目前市场大红足干货32-33元,碎掰25元左右。 该品受2020-2022年高价刺激,新扩种面积较大,小涨幅度有限,大涨时机不到。 孜然,受印度孜然期货涨价拉动,国内价格也小幅上扬,目前国产统货25元。 该品受过去两年高价刺激,新扩种面积较大,预计,短期内价格继续上扬空间有限。 干姜,近期干姜因出口增加,拉动价格小幅上扬,目前市场统片21-22元。 该品国内库存薄弱,预计,短期内仍有望在高价运行。 板蓝根,近期有商视价低积极买进,拉动价格小幅上扬,目前市场统货因产地质量不等售价7.5-8元。 该品2024年种植面积较大,导致产新后价格一路走低,包地大户多赔钱,预计,后市价格继续下滑空间不大。 注: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作为从商者投资的依据。
这些药材又掉价啦
胖大海,目前正值春果产新,有货者积极抛售陈货,导致价格稳中有落,圆果从160元跌至130元,长果从190元跌至180元。 该品2022年圆果从60元涨至85元,长果从85元涨至110元,2023年圆果从120元飙升至270元,长果从145元高升至290元。 2024年上半年长果涨至300元左右,圆果攀升至280元。 该品主产国外,有结果大小年,过去两年逢挂果小年,导致价格大涨。目前胖大海价格下滑,受产新及有货者恐慌抛货所致。胖大海后市价格能否止落转稳,需看新货产量大小。 黄芩,近期黄芩价格跌幅较大,山西产个子从前期的35元下滑至27元左右,过4个筛饮片从50元跌至38元。 虽然2024年黄芩有受灾减产利好,但是,由于库存有量,加上市场人气已散,有货者信心动摇,争先卖货者多,导致利好无力支撑。 黄芩生产已恢复,今后两年采挖面积大,价格回升有压力。 当归,近期甘肃产地大货成交量少,价格稳中显疲,药厂货成交价38-42元,小条售价44-48元,中条50-58元,大条60-68元。 该品2021年从23元起步上扬,不到一年时间涨至38元,2022年从38元涨至56元,2023年继续高歌猛进,半年内从56元高升至160元左右。2024年当归从110元下滑至75元,目前价格55元。 当归经历了三年多高价,生产得到大面积恢复,目前价格药农种植积极性依然较大,预计,后市价格仍有继续下滑空间。 生地,在新陈货源量大双重压力下,自去年产新生地价格一路走低,目前统货已从去年产新前的15元下滑至10元左右。 生地经历了三年多高价,药农种植积极性高,不但主产区扩大了面积,而且,新产区新扩种面积也不小,导致生产严重过剩。也许生地价格继续下滑空间不大,但是,因供应货源充足,短期内价格回升也动力不足。 知母,自去年冬季产新价格稳中有落,目前亳州产区长片已从去年产新前的20元跌至10-11元,质量稍差的9元左右。 该品2021年从10元涨至20-21元,2022年涨至25-26元,2023年春季最高涨至49元,2024年在30元上下徘徊近一年。 由于知母经历了三年多高价,药农多扩大了种植面积,预计,短期内价格继续下滑空间不大,只是生产已恢复,库存有量,2-3年内难有大的回升机会。 重楼,重楼在经历长达12年高价后,于2022年从400元以上跌至240元,2023年春夏跌至160-190元,后来又反弹至230-240元,2024年从200元逐渐跌至155元左右,目前价格110元。 重楼生长周期5-6年,在前几年高价期间种植面积较大,目前在地面积仍不小,预计,短期内仍有望在低价运行。 远志,2023年远志在不到一年内从110元涨至220-230元,2024年从220元进一步高升至270元,目前小幅回落至230元左右。 远志生长周期为三年,受高价刺激,2024年新扩种面积较大,到2026年采挖面积增加,有货者应谨慎把握卖货机会。 白茅根,原系野生,近几年家种面积发展较大,家种主产河北安国,定州一带。 土鳖虫,2019年土鳖虫从长达7年低价中爬升,当年从35元涨至45元,2020年在45元上下徘徊近一年,到年底发力涨至52元,2021年从52元一路高升至110元,2022年从110元进一步高升至125元,2023年从125元下滑至75元,2024年在75-80元上下运行一年。 受土鳖虫连续4年多高价刺激,养殖户多扩大了养殖规模。土鳖虫已步入低价周期,预计,短期内价格回升动力不足。 白茅根,2017-2018年涨至20-21元,2019-2020年在18元上下徘徊两年,2021年从18元跌至11元,2022年小幅回升至14-15元,2023年从16元涨至20-22元,2024年从20元回落至17元,目前市场价格下滑至11元左右。 白茅根好种易管,单产产量高,生长周期短,15元以上价格种植积极性高。按照目前白茅根价格,药农收益不高,只是在粮食作物普遍偏低的对比下,多数药农还是选择种植白茅根。由此,判断白茅根短期内难有大的涨价空间。 注: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作为从商者投资的依据。
中药材今日视点(第221期-2025年-4月)
涨势:黑胡椒——越南胡椒产新进入后期,今年有减产利好,价格继续小幅上扬,原包货多售价49.5-50元。 该品多年低价,近两年全球产量均减产,库存在实际消化中逐渐显少,后市行情仍为多商看好。 郑智文整理 2025-4-1
中药材集采能否带火药市
2024年12月12日,第十批国家药品集采拟中选结果出炉。本次集采有62种药品采购成功,均为已过专利期、有多家企业生产、竞争充分的药品,覆盖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感染、精神疾病等领域。医药企业积极参与本次集采,234家企业的385个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中选药品全部是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高质量药品。 本次集采拟中选结果公示后将正式发布。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指导各地及中选企业做好中选结果落地实施工作,确保全国患者于2025年4月用上本次集采中选产品。 11月13日,全国中药饮片联盟采购办公室发出关于公开征求《全国中药饮片采购联盟集中采购文件(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从11月14日起,对中药饮片全国集采文件进行意见征求,时间截至2024年11月18日前。 此次中药饮片集采是全国范围的,在国家医保局的指导下,由山东牵头进行全国32个省区市(含新疆建设兵团),坚持需求导向、质量优先、招采合一、量价挂钩,纳入45个品种(以医保业务编码中药饮片名称为准),每个品种最多划分为选货、统货两个规格,具体品种清单见文末。通过综合评审、竞价报价两个环节确定拟中选药品。 此次报量的品种包括黄芪、党参片、白芍、牡丹皮、金银花、当归、红花、麦冬、太子参、薏苡仁等45个饮片,数量超过山东牵头中药饮片首次联采的21个品种。 集采品种 序号 项目 品种 数量 1 >4000吨的品种 黄芪(包含炙黄芪) 10506333.91 2 茯苓 8485814.16 3 白芍(包含炒白芍) 5329177.01 4 当归 5141154.19 5 薏苡仁(包含麸炒薏苡仁) 4543213.73 6 党参片 4335182.22 7 丹参 4131297.15 8 2000-4000吨的品种 白术 3938367.83 9 陈皮 3502195.2 10 川芎 3450321.76 11 地黄 3100194.48 12 桂枝 2890957.25 13 山药 2863766.27 14 炙甘草 2623129.98 15 麦冬 2309391.46 16 1000-2000吨的品种 杜仲(包含盐杜仲) 1876432.55 17 蒲公英 1793006.38 18 太子参 1729589.73 19 牡丹皮 1704993.59 20 牛膝 1690190.2 21 桔梗 1656769.39 22 山萸肉(包含酒萸肉) 1556794.17 23 泽泻 1552386.5 24 炒麦芽 1495809.51 25 红花 1429273.41 26 玄参 1247287.02 27 合欢皮 1239227.95 28 百合 1205943.47 29 金银花 1095562.25 30 连翘 1059602.97 31 川牛膝 1059166.51 32 夏枯草 1038428.6 33 白芷 1027315.83 34 <1000的品种 仙鹤草 996723.41 35 天花粉 751884.7 36 净山楂 757741.79 37 木瓜 648203.95 38 荆芥 642889.03 39 竹茹 542610.41 40 炒山楂 487993.84 合计 97436323.8 本次集采采购周期原则上为1年,首年协议采购量按首年采购需求量的 80%确定。采购周期内,医药机构优先使用本次集采中选药品,并确保完成协议采购量,剩余用量可按各联盟地区药品集中采购管理有关规定,适量采购价格适宜的其他药品。 本次集采中药材品种采购量4000吨以上的有7个,超过2300吨-3500吨的有7个,1000吨-1800吨的有17个,500吨-900吨的有5个。 中药集采是巨大的利好。集采目的是降药价,以节省医保费用,基于这个目的,集采对于整个中药行业来说是利空无疑。但同时中药集采,会挤出大量药价的水份,对于研发能力不强,主要依靠少量几个品种经营的中小型中药企业,打击可能是致命的。 长期来看,集采必然导致中药行业重新洗牌,通过并购重组、扩张产能等方式,市场将逐渐向研发能力强,实力雄厚的大型中药企业集中。 中药集采挤兑的是药企供货商的利润,对药材原料的影响只能看具体品种自身基本面。如果本身生产过剩的品种,集采也难以改变低迷的行情。如果供求平衡或有减种减产利好,集采可能带动价格小幅上扬。 总之,集采也是市场正常需求采购,只不过采购流程更细化,对质量要求更标准,更优质,更规范,有利于中药行业的健康发展。 注:本文相关内容部分资料来源“百度”。
今日视点(二百一十七期)
跌势:威灵仙——随着家种新货上市增加,价格较前期小幅下滑,家种滚筒货60-62元,北朝货57-58元,野生滚筒货76-77元。 今年家种产量仍不大,只是市场人气低迷,预计,短期内行情难有起色。 郑智文整理 2024-12-13 涨势:益智——近期益智走动加快,价格小幅回升,统货多售价65-66元。 该品系多年生草本植物,2017年前高价期间栽种的植株逐渐老化,未来几年产量仍不大,后市行情值得继续关注。 郑平整理 2024-12-12 低迷:板蓝根——由于目前市场大货走动迟缓,产地滞留不少货源待售,新疆产区统货因质量干度不等售价7.5-8元,市场新货要价9元以上,大货少有交易。 该品今年新扩种面积大,预计,如短期内需求不能好转,价格将继续在低迷中徘徊。 郑平整理 2024-12-11 跌势:款冬花——随着新货大量上市价格继续走低,甘肃产地鲜花因质量含杂不等售价13-20元/市斤,干品统货120元,质量稍好的统货140元左右,精品货要价180元。 该品受三年多高价刺激,尤其近两年价格涨幅较大,新扩种了不少面积,造成产能过剩,跌势中。 王一帆整理 2024-12-10 跌势:射干——随着新货陆续上市增加,价格继续稳中下滑,目前市场个子售价35-40元,饮片45-50元。 该品受过去连续三年高价刺激,种植面积已扩大,预计,未来行情仍不容乐观。 郑智文整理 2024-12-9 跌势:麦冬——受近几年连续高价刺激,各产区种植面积均扩大,有货者担心来年产新价格下滑,多积极降低价格抛售,导致价格稳中有落,目前市场四川产统货95元,一级货100元,特级货110元左右,山东货85元。 郑平整理 2024-12-8 跌势:蔓荆子——受进口货冲击价格稳步下滑,江西产够含量货75-80元,进口货50元左右。 该品进口货源多,市场需求不旺,预计,短期内价格难有大的波动。 王一帆整理 2024-12-7 跌势:川黄柏——近期市场大货走动不见好转,价格想继续下滑,带皮个子要价34-38元,去皮个子要75-80元,丝因质量不等85-95元。 该品受连续三年高价刺激,产量较大,可供货源充足,预计,短期内行情反弹动力不足。 郑平整理 2024-12-6 跌势:木香——目前正值新货上市,自产新价格一直下滑,云南产区大统货26-27元,一般统货24-25元。 该品价格跌落,持货商卖货意愿不高,购货商也不多,预计,短期内价格继续下滑空间不大。 王一帆整理 2024-12-5 振荡:秦艽——目前进入产新初期,因去产地购货商不多,价格小幅回落,云南产区新货因干度不等要价48-50元。 该品今年采挖面积并不大,利好未得到释放,后市值得继续关注。 郑智文整理 2024-12-4 振荡:山茱萸——虽然今年有减产利好,但是,因整体市场人气低落,买货商少,价格小幅消化,药厂货多售价52元左右,饮片货63-65元,目前正值新货上市。 郑平整理 2024-12-3 跌势:怀牛膝——目前正值新货上市,价格继续走低,内蒙产地统货售价13-14元(九成干),小批量交易活跃,多为饮片加工户购买。 该品受连续两年高价刺激,种植面积较大,预计,短期内价格有望继续低谷徘徊。 王一帆整理 2024-12-2 跌势:白前——虽然今年受干旱天气影响,单产产量下降,但是,由于种植面积大,近期市场来货增加,价格稳中有落,药厂货多售价17-18元,可加工饮片货20-22元,预计,短期内价格继续下滑空间不大。 郑平整理 2024-12-1
市场价格
品名
规格
产地
价格
月对比
季度对比
年对比
金银花
优
河南
120
0
-11.11
↓
-27.27
↓
金银花
统
河南
95
-5
↓
-20.83
↓
-38.7
↓
金银花
白花
河北
90
-10
↓
-14.28
↓
-41.93
↓
金银花
青花
河北
115
-4.16
↓
-14.81
↓
-30.3
↓
金银花
统
山东
90
-14.28
↓
-14.28
↓
-37.93
↓
金银花
优
山东
105
-4.54
↓
-12.5
↓
-34.37
↓
黄芪
过3筛片
甘肃
20
-4.76
↓
-4.76
↓
-16.66
↓
酸枣仁
净度95%
河北
480
-2.04
↓
0
-20
↓
酸枣仁
净度98%
河北
500
-3.84
↓
0
-23.07
↓
酸枣仁
选
河北
510
-7.27
↓
-1.92
↓
-27.14
↓
紫菀
统
河北
17
-15
↓
-15
↓
-77.33
↓
紫菀
水洗片
安徽
23
0
-8
↓
-77
↓
紫菀
水洗片
河北
26
-3.7
↓
-7.14
↓
-74
↓
知母
圆片
安徽
12
-7.69
↓
-25
↓
-68.42
↓
知母
长片
安徽
10
-9.09
↓
-33.33
↓
-73.68
↓
知母
野生
内蒙
20
0
0
-42.85
↓
知母
圆片
河北
21
0
-12.5
↓
-47.5
↓
黄芩
过4筛片
山西
32
-15.78
↓
-36
↓
-56.16
↓
黄芩
家种
甘肃
22
-12
↓
-26.66
↓
-38.88
↓
黄芩
家种
山东
25
-16.66
↓
-34.21
↓
-45.65
↓
黄芩
家种
山西
23
-17.85
↓
-34.28
↓
-48.88
↓
黄芩
片
山西
24
-20
↓
-40
↓
-52
↓
地丁
萝卜
江苏
15
0
0
-16.66
↓
地丁
紫花
陕西
8
0
-5.88
↓
-11.11
↓
地丁
苦
河北
6
0
-14.28
↓
-50
↓
防风
秧播
河北
14
0
-6.66
↓
-36.36
↓
防风
籽播
河北
16
0
0
-30.43
↓
防风
统
山西
16
0
0
-27.27
↓
防风
家种
东北
20
0
0
-16.66
↓
防风
统
安徽
12
0
-14.28
↓
-45.45
↓
白芷
统
四川
16
0
0
-42.85
↓
白芷
含硫小条
安徽
6
0
0
-72.72
↓
白芷
小
安徽
7
0
0
-68.18
↓
白芷
选
安徽
12
0
0
-55.55
↓
白芷
统
安徽
8.5
0
0
-61.36
↓
白术
选
安徽
110
0
0
-45
↓
白术
选
浙江
110
0
-8.33
↓
-47.61
↓
白术
统
浙江
95
0
-13.63
↓
-47.22
↓
白术
统
安徽
85
0
-15
↓
-51.42
↓
白术
生切片
河北
50
0
-28.57
↓
-70.58
↓
白术
一年生
安徽
55
0
-8.33
↓
-65.62
↓
鸡冠花
红色
较广
11
-26.66
↓
-26.66
↓
-45
↓
鸡冠花
白色
较广
10
-41.17
↓
-41.17
↓
-62.96
↓
白茅根
统
安徽
10
0
-28.57
↓
-33.33
↓
白茅根
选
安徽
12
0
-29.41
↓
-36.84
↓
白茅根
统
河北
10.5
-4.54
↓
-38.23
↓
-47.5
↓
威灵仙
水洗
东北
68
-2.85
↓
-5.55
↓
-11.68
↓
赤芍
家种
内蒙
35
-2.77
↓
-22.22
↓
-46.15
↓
合欢花
统
东北
24
0
0
0
合欢花
米
山东
190
-9.52
↓
-9.52
↓
-26.92
↓
价格指数
河北省中药材交易平台